哪里能买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哪个牌子好 > 正文

哪个牌子好

哪个牌子的防晒霜比较好?

nalinengmaidao2023-02-06哪个牌子好226
其实从我用过上百瓶正规产品的经验来说,国际大厂的能力都差不到哪里去,随便说说几大巨头吧。

其实从我用过上百瓶正规产品的经验来说,国际大厂的能力都差不到哪里去,随便说说几大巨头吧。

一言以蔽之,防晒尽量买大集团产品吧,不光是技术优势,防晒霜有多难做?看看大家对防晒的吐槽程度就知道了,质感好的那些小牌也不是没有,但是能力就不太好说了。

下面这些品牌,算是不错的选择。

资生堂,日系防晒技术的标杆,他家的防晒不会差,毕竟其他集团都要盯着他家的动作来制定策略,除了修颜润色那些都可以试着买一下,平价高价都可以,不一定要盯着安耐晒买,今年的欧珀莱包括泊美ZA都抢到了一些核心技术,例如欧珀莱烈日就是翻版金瓶可惜没把价格做下来,ZA true white 港台新款也出了平价金瓶。最大的期待就是等明年的wet force技术全面推开。

kose,最近主打的产品都在走纯化学防晒路线,优点就是质感绝对不会泛白,黑皮福音,质地也可以做得还算是清爽,缺点就是,我个人觉得很熏眼睛,例如雪肌精gel就是猛烈的熏上半小时,而黛珂AG会缓释的熏我一整天。同系列平价替代有fasio gel和suncut。

kanebo,得益于出色的底妆技术,他家做的物化结合防晒算是质感非常优秀的那一类了,同时也能保证一定的防护效果,主打的就是allie,而且kanebo是真正的价格破坏者,最拿手的事情就是打价格战,同价位容量翻倍,例如当年allie的60g包装就杀得安耐晒措手不及,第二年安耐晒被逼到绝境也只能出加量装,allie根本不怕,应对方式就是继续加量,加到90g还送小包装其他产品,专攻shiseido软肋,例如今年新出dew beaute就对打elixir日乳,同样是精华乳液防晒多合一的诉求,同样的价格,elixir 35克,它就增量到60g,缺点就是酒精味还是非常的大。

kao,日系代工的妮维雅在cosme火到不行,如出一辙的碧柔,共同特点就是便宜,清爽,错位竞争,不去抢滩那些高防护力高防水这些诉求,只是让你擦的舒服又不心疼,当然缺点也是明显的,就是防护力度和上面这些品牌不是一个档次,从sofina的配方技术来看就知道,吃的是十几年前的老本,为了升级到PA四个加,象征性加了一点点日系用疯了的DHHB。

POLA,防晒技术没什么特色,就是比较老旧的日系配方,不过加入了多种植物镇定配方这些。

乐敦,其实乐敦是我很喜欢的厂牌,产品定位突出,雷点很少,就是卖得不算好,他家最近有个黑科技可以关注一下,那就是把紫外线转化成红光和蓝光,orezo新款红光的软管,价格也不算贵,适合干性皮肤一些。乐敦在国内做的比较好的就是开架曼秀家,也算是有价格优势,防护体系也可以。

平价产品中有OMI和ISEHAN,学生党和擦身体的福音,配方没什么特殊的,日系的配方已经非常成熟了,质感好易用,效果不算很好但是多补擦总不会错。

欧系,代表就是那几个药妆,lancaster,ISDIN,ultrasun这些,得益于欧洲对紫外线防护成分的宽容,所以各大厂商都做的是有米之炊,问题是他们离巧妇还有一些些距离,或者是说,他们喜欢追求变态级别的防护不惜付出牺牲使用感的代价,浓度能加到上限就加到上限,能用多几个成分就用多几个成分,还要加用booster,SPF破百,PPD破30的产品分分钟做出来给你看。

不过这几年欧系也开窍了,纷纷跑到日本找代工出配方打样什么的,例如理肤泉雅漾这些,慢慢的改善了质感,希望将来能看到更多出色的欧日结合产品。

不得不提的就是欧莱雅集团,他家可以选择的米最多,欧莱雅集团在防晒产品上的造诣还是首屈一指,想要质感好一些的,选择面部专用的产品,高端品牌和平价品牌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买巴黎欧莱雅和泰版卡尼尔算是省钱的好选择,想要精致一些的话,兰蔻HR,armani也有一些不错的产品,想要变态防护,法版理肤泉和薇姿性价比也很不错。

ISDIN最近的表现不错,算是欧系里面防护力挺好且质感不那么可怕的产品,只要不是油皮,烈日无忧。

美系最近没有太多改变,不过tinosorb系的开禁应该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不讨厌美系,但是美系的标杆露得清用的helioplex核心技术DEHN稳定剂让我觉得很刺激,且这个科技也曾经惹了一些是非上身,可用,但不是首选。

国产,这几年除了一线大厂以外其他品牌反而退步了,想当年其实tinosorb已经完全推广开,现在营销为王的局面,技术就不是重点。

身在国内,其实选择面还是比较广的,身在福中要惜福啊,惜福才会福多多啊。

比挑选产品更重要的就是,了解防晒霜的原理,做好配合的工作,很多热门的产品与产品之间,可能就是80到85分的差距,但是把防晒用好,就有可能把及格线的产品价值发挥到最大。

so,写了个PFRC防晒法则可以参考一下。

P=prep,指防晒之前做的准备。

F=fix,防晒刚擦完后的修正。

R=reapply,补擦防晒的方式。

C=cleanse+calm,恰到好处的清洁防晒,必要时的晒后镇定。

每种不同的皮肤有不同的流程,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皮肤的性质(干/油,敏感/不敏感等),外界的环境(温度高低,空气湿度),产品性质(防护力/滋润/保湿/干爽/控油),和你日间的活动(是否长期暴露烈日下/空调房内)来调节,没有一种措施适合所有人,想要获得完整而舒适的防护就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不同的防晒产品搭配其他产品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以下提到的产品仅作举例参考,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使用感受和经验,替换成自己喜欢的类似功效的产品。

P,准备:

防晒霜涂抹于清洁后而平整的皮肤上,它的分布才能达到最好,用简单的话来说,把防晒霜当成粉底来处理,涂得越均匀自然能获得越完整的防护。

清洁+基础滋润必不可少,保证皮肤湿润平滑则是最低的要求,但无需让皮肤过度湿润,尤其是避免擦粘稠的精华液,胶状的化妆水这些含有胶体的产品,容易让防晒霜搓泥。

除非是强调保湿型的防晒产品,或者是本身很容易出汗和出油,在防晒之前使用少量乳液状产品作为防晒的打底非常重要,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两个方面:

1.让防晒更好推开,更容易抹匀。

2.减少防晒霜中某些收敛成膜型成分导致的后续皮肤干燥情况。

日系水乳最适合作为防晒的打底产品,根据自己皮肤干/油程度,调节水和乳液的使用量,尽量使用化妆棉涂抹水乳避免油腻的感受。

极端情况下,你可以用不含粉体的欧美系妆前乳作为准备型产品。

例如中干性皮肤可以考虑laura mercier 的foundation primer。

laura mercier foundation primer 焕颜凝露

油性皮肤可以用控油妆前,但是一定要掌握好使用量,以及结合后续的防晒是否有拔干情况考虑,否则过度收敛皮肤,容易导致毛孔问题。

sofina primavista 控油妆前

说了这些并不代表大家都要一层又一层的打底,过于复杂的叠加会增加防晒霜浮油搓泥的可能性,每个人找对自己的习惯,精简日间护肤品的使用。

早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湿,抗氧化和防晒,只要做到这三点便足够,能用的产品和程序尽可能少更好。

加强型准备!!

防晒霜的滤过总会有一些漏洞,那么这些漏网之鱼的紫外线保护要怎么应对呢?

抗氧化和镇定成分能够有效减少紫外线损伤,使用含有抗氧化成分和镇定成分的滋润产品作为打底的优点如下:

1.减少紫外线导致的自由基产生导致的二次损伤。

2.改善皮肤出油后的肤色暗沉问题。

3.减少晒黑晒伤的可能性。

油性皮肤可以考虑绿茶精华,绿茶不仅以抗氧化著称,还有少许控油效果。

topix replenix serum cf 绿茶咖啡抗氧化精华

中干性皮肤可以考虑VC或者VC衍生物。

martiderm photo-age VC精华安瓶。

在使用了适合的打底产品之后,我们就可以轻松的涂抹防晒产品,准备好接受紫外线的挑战了,但是这场战争才刚刚进行到准备弹药的阶段,下次,让我们进入fix也就是防晒霜的涂抹和调节外观的环节。

相信大家最讨厌的就是擦防晒霜的那一刻,很多传说中好得不得了的防晒,擦在自己脸上,不是干了就是油了,不是白就是黑,要么反光要么搓泥,好不容易擦完了,过一段时间还暗沉,还拔干,或者狂冒油。

所以我能理解大家有多讨厌擦防晒。

别怪防晒了,怪就怪紫外线这样强大又无孔不入,而我们目前的防晒霜制造科技又那么的初级,想要有效的保护,必须要在使用感上做一些牺牲。

防晒霜为什么这么难用?

油腻!

因为大部分防晒成分都是油溶型,所以需要一些油溶性的助剂才能稳定均匀分散。

泛白!

我们常说的物理防晒成分,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叫做无机防晒成分,由于先天特性,它们必须要在防护力和透明度上取得平衡,想要理想的防护能力又要透明,真的是难难难!

反光!

正如上面所说,很多油溶性助剂多少有一些油类的特性,那就是反光,助推的硅类也如此。

搓泥!

粉体多了自然难以搓匀,再一碰之前擦的产品中那些胶质成分,然后很多人涂抹不注意在脸上来回的搓,自然就悲剧了。

拔干!

防晒霜如果不能迅速在皮肤上形成一层稳固的膜,汗水和皮脂一分泌,就被冲得七七八八,还有啥防护能力?既然要形成防护膜,势必要收敛要用成膜成分,要用酒精或者挥发硅类等等来迅速形成保护膜,相当于给皮肤穿一层液体做的紧身衣,穿紧身衣能有多好的感受?

不难用的防晒现在也越来越多,很多透明清爽的像水一样产品也陆续面世,但是呢,至少这几年,不要期待它们能抗住烈日,晒黑晒伤的例子比比皆是。

防晒霜要怎么用?

吐了这么多槽,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防晒,日复一日的坚持这个最为重要的好习惯,那么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让你一擦谈不上爱上,至少也不讨厌的产品,无疑是重点中的重点。

至于怎么找,相信公众微信号里面的防晒测试能给你一些启发,再次打个广告,这些产品是K某多年活体测试,层层筛选出来的产品,首先保证防护力达到要求,其次尽量选择那些使用感也不至于太差的产品。

现在我们就来讨论,防晒要怎么擦,效果又好,外观又可以让人接受。

擦够量

按照防晒测试采取的防晒霜使用量,那么2mg/cm2的使用量按照我们的面部面积来计算的话,那相当于0.8-1.2g,平均值,大概是1g,1g有多少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了,确实挺不少,一次性要上这么多产品确实挺辛苦。

擦防晒的手法

擦防晒的手法,采取刷墙式的方式,就算大家自己没有刷过墙,也应该知道刷墙壁是用滚筒按照特定的方向,涂一条一条平行的线,这样才均匀吧?那你为什么还要双掌一合,然后就开始在脸上揉面团呢?

无论这个防晒是否搓泥,都应该按照往同一方向,用手指抹匀,或者更精细一些,把防晒当成粉底,用轻拍点开的手法,这样那些泛白或者带润色的产品就很容易让你知道,有没有擦匀。

成膜

很多物化结合或者物理防晒霜刚擦完其实都会泛白,不夸张的说很多开始比艺妓还白,尤其是那些粉体含量比较高的产品,没关系,等待10-15分钟之后,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还有刚擦完都会有泛油光的情况,等那些需要挥发的成分挥发了之后,情况也会大大改善。

所以良心的建议就是,擦完后等够10分钟,急的话用轻柔的风吹一吹面部也可以,再进行下一步的调整。

FIX调整

基本上如果一款防晒霜擦匀了之后也等够了时间,那它该怎么样也就怎么样了,当然了外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油出汗之后只会变得更难看,所以这个时候来一些适当的调整,保证刚擦完的前几个小时的外观可以让人接受,还是不难做到的。

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刷一层散粉,本身粉妆就有非常微弱的防护效果,在这里主要是调整肤色,例如深一点的散粉中和偏白的防晒,然后顺便强化这层防护膜,起到定妆效果,让它稳固的呆在脸上的时间更久一点。

当然防晒之后是可以擦粉底等彩妆的,你只需要实验一下这款产品和你后续的粉妆有没有冲突,会不会导致粉底上不均匀。许多粉妆有少许的防护能力,那么你前面的防晒少擦那么10-20%,问题也不大。

许多BB霜CC霜则是防晒的最佳搭档,它们本身就做得很像防晒,使用的防晒成分浓度也和专业防晒如出一辙,如果能在合理挑选,彼此的防晒成分没有冲突(例如无保护的avobenzone不能和EHMC混用)的情况下调和防晒霜和BB霜的比例,就能达到更加理想的外观,最理想的情况?那自然就是防护力和遮瑕提亮兼具。

擦防晒如果要较真,确实有这些讲究的地方,和画个精致的妆相比也难度不相上下,而且你觉得这样就能一劳永逸了吗?No。

Reapply补擦

其实我和大家一样,对于防晒这种需要携带一瓶不小的产品隔不了多久就要从包里掏出来补擦这样的设定表示很麻烦,更不用提你是否一次又一次的使用大量产品还能很好的擦匀,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我们需要补擦。

为什么需要补擦防晒?

首先是防晒成分的效能问题,防晒霜中的有机成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化学防晒,它们是通过吸收紫外线发挥效果,当然能量是守恒的,吸收了这些紫外线的能量去了哪里呢?转化成热能,这个过程有可能会导致防晒成分的结构改变,从而失去效果,不过现在的技术改进之后,复合配方的防晒体系比以前稳定了很多,选那些新型稳定配方的防晒就能将这样的疑虑降低。

其次是防晒霜成膜的稳固性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皮脂腺和汗腺分泌皮脂和汗水,这些液体状的物质通过毛孔推送到了皮肤上,久而久之混合了汗水皮脂的防晒霜膜的完整性就遭受到了破坏。

这两个因素中,其实后者占了很大比重,用简单的话来理解,如果不游泳,防晒层就是被你自己的汗水的出油破坏的,你如果开始出汗到滴下来,使用不防水的防晒霜就应该考虑是否要补擦了,而如果是防水型防晒,那么就好一些,出油情况一般比出汗要缓慢很多,均匀出油对于防晒层的破坏没有汗水那么严重。

我们究竟应该在什么时刻补擦?

按照标准的说法,持续在户外活动应该每隔2-4小时补擦一次防晒霜,那么间断接触阳光的情况下,尤其是平时上班上学的日子,我们也只是在早晨和傍晚接触到户外的紫外线,如果在室内活动,也没有出很多的汗的话,一般认为下班或者下课之前补擦一次即可。

记住一个在户外活动的准则,紫外线越强烈,温度和湿度越高,越需要频繁的补擦频率,因为没有绝对100%的防护率。

如果中午需要出门活动,尤其是接触到夏天正午的紫外线,那么也应该补擦一次再出门。

如果使用的是纯物理或者是物化结合的防晒产品,尤其是使用有润色或者泛白的粉体的产品,其实很容易从外观上分辨脸上的防护膜是否完整,如果出现类似浮粉之类的外观,那么也能提示你需要补擦防晒了。

补擦的方式

正如之前在Prepare准备篇说过的一样,防晒需要擦在干净平整的皮肤表面,如果你现在脸上混了汗水,皮脂,粉底,防晒等各种产品,那么直接擦防晒霜自然也不会好看到哪里去,条件允许,洗个脸重来,防护力完整,外观也好看。

但是我们并不是很方便走在路上心血来潮去洗个脸,所以在不方便的情况下,直接拿出产品涂抹于皮肤,只要擦匀,比不补擦肯定好很多。更何况,很多同学带了粉妆,或者担心皮肤反复清洗导致角质损伤,那么就先不考虑那么多,只要能把防晒霜擦匀,就是一层良好的防护层。

比较折中的方式就是卸妆型湿巾,这是皮肤不太敏感的选择,记得再用普通纯水湿巾再擦一下,然后使用少许基础的滋润产品。

只是带妆的同学确实没办法在粉底之外上一层防晒霜,所以可以考虑用粉饼的方式补妆,本身粉底产品就能提供一些防护能力,补一层粉也能起到一定的物理遮盖效果。

如果实在很不方便,那么出门立刻准备物理遮蔽四件套,阳伞帽子墨镜口罩。

最后一项武器,防晒胶囊,含有Heliocare成分的内服产品,480mg的蕨类提取物能提供4-6小时的防护,起到让防护值翻倍的效果,正好在皮肤上的防晒霜能力衰减的时候使用,或者暴晒之前使用。

fernblock蕨类植物精华的功效目前已经得到中等规模不同来源的人体临床试验证明,但是它不能单独使用,如果不配合防晒霜使用那就是spf2-3的渣渣,它是紫外线防护的最后最后一环,也就是说可选项目,仅在暴晒时使用,没有做好基础的物理遮蔽和防晒霜,买来就是浪费钱!

它对某些人可能会产生嗜睡的副作用,不能连续使用超过三个月以上,孕妇和儿童禁用,服用期间每天补充维生素D。

暴晒时户外活动的时候一定要留心,不可以忘记补擦防晒,通勤忘记补擦问题不会那么快浮现出来,最多是几十年的日积月累的光损伤,而一次严重晒伤带来的后患绝对是影响深远让你悔不当初。

cleanse+calm

防晒霜的清洁

其实防晒霜的清洁并不复杂,就是看这个产品的附着力是不是能用你日常的洁面洗掉而已,那么下面四个因素决定了你需要用怎样的方式清洁。

1.这个产品本身的防水防汗能力。

有些产品标明了防水效果,那么它对皮肤的附着力就会比较强,不过也有很多产品就算没有特别强调,也有不错的防水能力,那么需要你比平常更注重清洁后皮肤,是否能把这层防晒洗掉。

2.你的皮肤本身性质。

干性皮肤由于皮脂分泌不旺盛,所以对防晒膜的破坏会较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考验,防晒霜的成膜和有收敛效果会更明显,也就是俗称的拔干效果,那么就需要更强一些的清洁。

3.外界的干扰

湿热的环境会增加皮肤分泌皮脂的速度,加上外界环境中过多的水分,所以皮肤上的防晒层就更容易破坏,如果你本身除了很多汗,对防晒层的破坏程度也明显要比干燥阴凉的环境下要大。

4.你使用的清洁产品

不同的清洁产品清洁力有很大的差别,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判断防晒霜是否洗干净的唯一标准就是皮肤摸上去是否有膜感,但是有时候清洁太强,也会让皮肤产生类似的感受,所以需要结合泼水试验,那就是很经典的一句话,皮肤上的水既不会聚集成股流下,也不会有明显的一颗一颗的水珠挂在皮肤上,只要能达到这样的清洁效果即可。

尤其是当你使用物理防晒或者物化结合的防晒,也就是有白色效果或者润色效果的防晒产品,就更应该注意皮肤是否清洁干净,可以重点观察鼻翼处是否还有白色或者肤色的产品残留,如果有的话,建议下次还是多加一道卸妆的程序,不一定非要使用卸妆油,卸妆啫喱或者卸妆乳都可以。

碧柔卸妆凝露

如果觉得麻烦,也可以挑选那些卸妆清洁二合一的产品,例如一定含量葡糖苷表面活性剂为主的产品就有轻度的卸妆能力。

宝拉珍选大地之源洁面凝胶有卸妆效果的洁面凝胶

calm 镇定皮肤

在接受了高能量的紫外线之后,尤其是在烈日下活动了持续数小时,防晒霜就算再强,也会有一些漏网之鱼的紫外线对皮肤产生伤害,最常见的就是发红,尤其是那些皮肤比较白皙的人,自身皮肤的黑色素较少,能产生的保护效应也少,对于高能量的UVB更敏感。

皮肤接受紫外线辐射后产生发红的现象,用专业的词汇来描述就叫做erythema,对防晒霜科技有一定了解的朋友肯定听说过MED这个词,其实就是minimal erythema dose的缩写,这也是紫外线防护的终点,希望大家能记住,只要达到了皮肤产生红斑的结果,说明这一次的紫外线防护失败。

失败的后果是什么呢?皮肤产生一些不可逆的损伤,严重的时候第二天无法消退甚至脱皮,轻的就算恢复,也会日积月累对皮肤产生伤害,干燥,皱纹,斑点,甚至增加将来皮肤癌的发生几率(也无需太担心因为亚洲人皮肤癌发病几率很低)。唯一的好处,那就是身体合成了一些维生素D,如果裸露皮肤面积够大的话,或许这些产生的维生素D量足够用几天了。

这个时候,应该尽快找到一个遮蔽的地方,停止继续暴露在紫外线下,然后开始我们的镇定程序。

如果家里有准备冰块的话,冰敷是一种很有效的降温镇定手段,不过需要先把防晒产品清洁掉之后再开始,冰敷的时间无需太长,10-15分钟即可,然后擦上温和的保湿霜,这也就是最简单的镇定皮肤手段。

皮肤对紫外线比较敏感的同学们也可以常备一些专业的产品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例如我自己备的就是下面几类产品,冰镇喷雾,烧烫伤的药膏,保湿面膜,啫喱状产品。

雅漾喷雾,冰镇后使用效果更好。

biafine,比亚芬,法国最有名的烧烫伤药膏,在国内皮肤科也有应用,主要成分是三乙醇胺/藻酸钠,提升皮肤含水量,促进愈合,现在法国有新款biafine act配方升级效果更理想。

依泉保湿面膜,类似雅漾的舒活保湿面膜,质感更好。

kanebo twany jelly water,啫喱化妆水,冰凉的感受加持续保湿效果很适合晒后镇定使用。

但是无论如何都应该用冰块或者其他冰敷手段让皮肤温度降低到正常体温以后再使用这些镇定型的产品,因为很多镇定产品封闭性比较强,擦上去以后皮肤更难散热。

所以镇定三部曲从先到后的次序应该就是降温-保湿-镇定皮肤的产品。

如果红肿的外观到第二天都不能恢复合并脱皮,肿痛等情况,说明就是比较严重的晒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炎药物和外用烧烫伤药物才能促进皮肤恢复。

说到这里,PFRC防晒法则就已经全部介绍完,希望大家结合自己的情况,用类似的思路指导自己产品的搭配,起到更好的效果。

最后,欢迎我的公众微信号,防晒策略测试系统已经升级到了1.0的版本,经过两个星期的内测之后,我优化了问卷问题的选择,提供了打底产品和防晒产品的具体建议,大家只需要记住六个问题的选项,按照xxxxxx的顺序发送给我即可。

请扫下面的二维码,或者在公众微信号中搜索kenjijo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