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买保险的惨痛经历说多了都是泪
原标题:给孩子买保险的惨痛经历 说多了都是泪
全文过万字纯手打啊,各位收藏的宝妈能不能稍微支持下,顶个帖?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既不是保险从业员,也不是保险经纪,我只是一个想为自己宝宝买一份合适保险而研究了好几个月保险合同的父母,所以,我现在说的一切也许不够专业,但依然会比一些人要来的客观~
怎么样挑选一份自己合适的保险?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和目的:你为了什么才去购买这份保险? 是购买一份保障? 是作出一项投资? 是实施一次避税? 需求和目的决定你选择的倾向,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保险的真正意义应该在于其保障功能,其他一切都是附属,这也是我之后为宝宝挑选保险时的宗旨。 我想这里大部分的宝妈都不会认为保险会比基金、股票、黄金、楼市这些更有投资价值,而且保险的设立的根本目的也不是为了做理财投资的,因此,如果要投资的话,我想会有很多回报率更高更理想的途径。 至于避税,那是有钱人需要考虑的事情,嗯,好吧,其实不是这么有钱的人也可能需要考虑,但我不认为用保险来避税是一个最佳的途径。 如果大家都认同,保险的根本意义在于其保障功能的话,我这里就有几点经验需要和大家分享了:
如果你需要的是尽可能高的保障,不要以万能险或者分红险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 中国人有很严重的积谷防饥的思想,所以中国才成为了世界第一储蓄大国,万能险和分红险实际上都是一种变相的储蓄险,储蓄险顾名思义,实际上是一种理财行为,并不以保障为保险设计的第一要素,但储蓄险在我国特别受欢迎(不得不说,我以前也非常倾向于选择储蓄险),因为储蓄险带有分红或者返还功能,在保险到期后,会返还所有本金甚至额外分红,于是给人一种印象:这就等于存一笔钱在银行,还能额外获得一份保障功能~ 其实,这个印象并没有错,但错就错在弄错了你购买保险的目的,回到我们之前提的问题,你到底需要的是一份投资还是一份保障?储蓄险因为其杠杆效应,投入到风险保障中的保费一般很小,呃,说得太专业了,其实就是,为了保证最后能够有足够的本金返还给你,保险公司要确保自身的盈利,能够分配用于保障的费用只占你投入的钱很小一部分~
举个例子,譬如现在很热门的某某星,实际上就是一款万能险,在一份保单里同时提供了教育金储蓄、重大疾病保障、意外医疗、住院津贴,还带有分红,貌似一揽子解决了很多问题,事实上,如果认真的研究这份保险的保险合同,你会发现很多问题~ 首先是保障额度的问题,基准状态下,它只能提供最高不到10W的保障额度,注意,这里是共用额度的,先不说其他,光是重大疾病,各位宝妈认为10W有意义吗?一个白血病的初期手术就需要耗掉10-20W,如果是其他重大疾病,30W基本像玩似的~更不要说共用额度,什么是共用额度呢?譬如你使用了意外医疗的保障,这样实际上重疾就没有10W,而要扣除已经理赔的意外医疗部分,这就是共用额度~
另外,注意合同条款,如果赔付了重大疾病之后,一旦重疾赔付已经消耗掉所有的合同保障额度(就是主合同的保额),那么合同将自动终止,如果没赔付完主合同的保障额度,那么扣减掉重疾的保障额度之后继续复利~(这里假设主合同高于10W而重疾是10W) 这有什么问题呢?也就是说,一旦在投保过程中出现任何的赔付情况,譬如重疾,譬如意外医疗等等,那么,你最初设计的教育金返还就会受到影响,根本无法达到原来的预期~ 说白了,分红险和万能险产品,实际上等于是一块大蛋糕,你中途如果拿出了一块,这蛋糕就不再完整,虽然最初保险经纪对你描绘了一个很大的蛋糕,譬如重疾可以保多少,意外医疗可以保多少,教育金返还又有多少,但实际上他们都没有和你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这里每一项都是相关联的,所有承诺的额度都是以单项为准,一旦出现多项理赔,则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其实万能险就像去超市购买文具套装一样,看上去貌似什么都有了,但实际上,用起来那一样都不是自己最顺手最喜欢的~ 如果你只是想随便买套文具将就用用,那这样的文具套装还是符合需求的,但如果你对文具本身有一定的要求的话,那这样的文具套装纯粹就是浪费钱罢了~ 而万能险就是这样一个产品~(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人正好就喜欢这套装里的东西)
那么万能险、分红险这类储蓄型保险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没错,就是理财,这里说的理财不是指投资理财,而是充当一个强制储蓄的角色,还有教育金的角色,特别是教育金,正是这类产品的强项~ 还是用以上的例子,如果各位宝妈完全不考虑某某星其他的附加保障,纯粹把它看作是给宝宝日后一份教育金保险的话,那这个产品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产品了,因为在实现教育金保障的同时,它还附带了其他的保险内容(譬如重疾或意外医疗)~所以明确自己的购买目的很重要~ 要是你想购买一份重疾保险,那很明显某某星并不是一项很理想的产品了(譬如赔付额度不足,譬如重疾赔付会影响教育金返还之类) 我会建议各位宝妈如果不是随便应付的买一份保险就算了,而是想认真的为宝宝的将来做一份保障规划的话,最好还是购买独立的保险产品~ 任何一份捆绑型的产品(即同时兼顾重疾、意外医疗、教育金、身故险等等),必然存在某一项理赔影响另一项的情况,这完全是无法避免的,如果要提供一份完整的保障,就必须先问问自己希望为宝宝的未来提供什么样的保障~
还是举个例子吧~ 如果你想为宝宝未来的重疾提供保障,并且希望日后宝宝读书的教育金也不会出现问题,那么就应该做类似如下的选择: 一份重疾保险,保额最少20W-30W,可以附加意外医疗或者住院津贴(不要附加身故,后面解释) 一份教育金保险,最少覆盖高中和大学的学习费用,可以附带重疾或者意外医疗或者住院津贴以及身故 两份保险最好都有双重豁免(即投保人或被投保人重疾、残障或者身故,保险依然继续履行),当然,有投保人豁免也足够用~ 这样的话,你不但可以保障宝宝一旦出现重疾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还能保证即便宝宝出现重疾,依然不会影响宝宝日后读书的经费,而且,如果出现重疾时原先那份重疾险并不能完整的保障你的费用支出,你还可以选择牺牲教育金的保险,用其附带的重疾险来进行赔付~ 由于教育金必须是储蓄险,所以,在重疾险的选择上其实可以考虑消费险,为什么呢?因为之前说过了,由于杠杆效应,储蓄险无法设计很高的保额,或者说如果实现高保额需要缴纳很高的保费,这完全不符合保险以小博大的原则,而重疾一般都是几十万以上的保额才有意义,这时候消费险比储蓄险要来的划算~ 举个例子,某公司的储蓄险,年缴保费6000,只能实现10W的重疾保额,缴纳15年保30年,虽然最后依然返还所有本金,但就前15年而言,每年你的保费负担依然是6000 如果变成消费险,年缴保费700,则可实现20W的重疾保额,缴纳多少年保多少年,无返还,那么,我们来看看购买这两种重疾保险后,第10年出现重疾的情况~ 储蓄型重疾险,第十年共缴纳保费6W,由于患重疾赔付10W,合同终止~ 消费型重疾险,第十年共缴纳保费7000,由于重疾赔付20W,合同终止~ 大家觉得那个更划算?
当然,有宝妈会说了,要是整个保险期内都没有重疾发生,消费险不是白买了? 其实这又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了,你到底是想要一份保障还是在做一项投资?保障的原则就是小投入高保障,每年用几百元保障一旦出现重疾时,家庭不至于因病返贫,这才是保险的意义,其实宝妈自己可以算算,如果你购买储蓄险的几千元存银行或者购买基金股票,赚的不是更多嘛?何必去买保险,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希望保障自己的资金投入而忘了自己为什么购买保险,我们本意可不是为了存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