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衣服有什么危害?我们该如何识别和降低衣服的潜在危害?
近年来,央视等媒体频频曝光毒衣服,如联苯胺、芳香胺、甲醛等超标,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许多消费者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识别毒衣服,更不知道该如何降低衣服的潜在危害。本文将为你揭示毒衣服的危害,教你如何识别和降低衣服的潜在危害。
一、毒衣服的危害
毒衣服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如甲醛、芳香胺、联苯胺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长期穿着这些有毒衣服,不仅会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等症状,严重超标的甚至还可能致癌。
比如2022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服装展开抽查,从一家女装公司的产品中,检测出联苯胺超出标准27倍,甚至可能改变DNA结构。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毒衣服的危害,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如何识别毒衣服
1、看吊牌:消费者在购买衣服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吊牌,特别是安全技术类别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成人服装的标准是GB18401,婴标准是GB31701,实在记不住也可以看具体类别,A类为婴幼儿服装标准,价格贵,但是安全指数也较高,B类是可以直接与皮肤进行接触的纺织品,C类则可能会含有少量甲醛,有条件的话尽量少买。
2、看颜色:过于鲜艳或过于暗沉的颜色可能是为了掩盖面料瑕疵而故意调整的,因此要特别小心,如果实在不放心,就尽量少买这一类的衣服。
3、闻气味:刚买的新衣服因为少量残留一点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化学产品,通常会有一定的气味,但如果气味刺鼻、浓烈,则可能是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的表现。
4、摸手感:手感粗糙、质地不均匀的面料可能含有较多的化学残留物。如果面料过于柔软或过于滑溜,可能存在问题。
5、了解品牌信誉:选择知名品牌的衣服,可以降低购买到毒衣服的风险。比如曾经就有售价两三百元一件的童装检测出有害物质超标。
6、选择正规平台:在网购时,由于无法亲自触摸、感受面料的质地,因此难以准确判断衣物的品质。建议选择正规的购物平台和信誉度高的卖家,比如天猫官方自营店、京东自营店、青创网的自营仓、工厂直供等渠道,并注意查看其他买家的评价和商品描述。有些发货极慢,价格超低的,也尽量不要买,不排除有饥饿营销和引流状况存在,但买到毒衣服的概率也大大提高。
7、不盲目相信进口品牌:可能有人会说,国产的毒衣服多,那我只穿进口衣服应该没问题吧?所以很多人会选择代购或到进口品牌专柜买。但这并不保险。
曾有报道,2017年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就曾截获一批进口服装,其中某大牌内衣,被检测出不符合安全标准,销毁了约5.5万件,而且出现过类似情况的不只这一家。而且网络代购也很容易买到洋垃圾,有着潜在的病菌和二次残留物风险。
三、如何降低衣服的潜在危害
1、尽量购买浅色衣服,因为浅色衣服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染料较少,有害物质含量相对较低。
2、新衣服买回来后,尤其是贴身穿的衣服,最好先浸泡、洗涤后再穿,以降低有害物质残留量。
3、定期清洗衣物,保持衣物的清洁卫生,有助于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
4、选择通风好的衣柜或衣橱存放衣物,避免衣物长时间密闭存放,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
5、对于已经穿着过一段时间的衣服,尤其是贴身穿着的内衣裤和袜子等,应定期更换、清洗和晾晒,避免长期穿着同一件衣物。
6、对于一些特殊材质的衣服,如羊毛衫、羽绒服等,应按照厂家提供的洗涤方式进行清洗,避免错误的洗涤方式导致衣物变形或二次残留有害物质。
四、结语
当今社会,毒衣服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虽然通过了解毒衣服的识别方法和掌握降低衣服潜在危害的方法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毒衣服的危害。
但是因为很大一部分人对毒衣服并不能很好的鉴别,所以,除了消费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毒衣服的警惕性,从源头上避免购买到毒衣服外,更需要生产企业提高社会责任心,不生产毒衣服,更呼吁国家有关单位能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从源头上杜绝毒衣服的产生。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放心买衣服,安心穿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