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买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购物指南 > 正文

购物指南

网上购买中药的app靠谱吗

nalinengmaidao2023-11-13购物指南236

神经杜,已婚大叔,长期混迹于某三甲医院,擅长看脑袋,自认还算是比较有良知的医生。虽无智慧过人,但也不极度愚笨,崇尚中西医配合,却不认同中西医结合,不神话中医,也不诋毁西医!闲时随性弄文,纯属娱乐消遣,谈不上什么高深理论,更谈不上极品医案,聊聊生活,聊聊工作,聊聊社会,同道者可同行,逆道者请避之!

不知曾几何时,网络这种媒介已经波及到中医药材的市场了。记得小时候到家中附近的医院看到中药房的那一个个的小抽屉,每个抽屉上都贴着各类药物的名称,麻黄、黄芪、丹参……,每当有患者来抓药时,有经验的中药师傅看看处方后便可以闭着眼睛去抓药,根本不用看每个小抽屉上的中药标签,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他对药物的摆放位置太熟悉了;另一方面,对药物的形态、气味太熟悉了,拉开抽屉过一眼或闻下味道就能确定是什么药。由中药师傅抓好中药材,经过称重、分装后在给患者带回家中煎服。说实话从看病到取药,再到回家中煎药、服药的这整个过程其实还是比较麻烦的,但中药对许多疾病的疗效肯定、副作用低、价位低廉等特点,还是有不少老百姓喜欢看中医、服中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药材的使用量增加,也导致了药材价格的明显增长,还有在现代社会,你让诸多的患者煎服中药,这不一定适合每一个患者,有的人因为取药、煎药、服药的耗时、耗力而放弃中药治疗,也有的人因为中药汤剂携带不方便而转投更容易携带的西药。

正是因为这些诸多因素,在市场上涌现出了许多和中药相关的产业,比如中药代煎、中药免煎颗粒等,这无疑给患者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创造了不少的经济效益。此时互联网也看中了中医药产业这块隐形的利益链,从而滋生出网上中医馆,网上中医看病,网上出售中药材等诸多的app软件。起初我是反对的,因为我认为中医诊病必须看到现实中的病人,通过望闻问切后方能诊治。你一个手机上的软件,就聊聊病情,拍几张舌头的照片,就把方给开了,再通过第三方机构把中药给寄出去了,这能靠谱吗?病人能接受吗?你医生心里能有底吗?所以早几年,这类软件app很火的时候,我并无去触及,顶多是下载后看看里面的文章罢了。但最近出现了很多和看病相关的事,让我重新认识了这类app 。

去年在和一朋友吃饭的过程中,得知这位朋友长期失眠,一到晚间见烦躁易怒,平时就间断吃一些安眠药物,但长期的药物治疗后,生活质量大不如前,听说我也看这方面的疾病,所以想让我开个方子调理下。我说行呀,我给你写个方子,你自己去药店买,或者哪个上医院挂个号,到中药房取吧。但这朋友觉得这两种方法都麻烦,说实话就是太懒了。这时我想到可以通过某app手机上给他开点中药,而且邮寄到家,可以选择自煎、代煎或中药免煎颗粒。他这一听,可高兴坏了,就这样一来一回,几次的调方,都是通过网络邮寄中药的方法。到后来不仅解决了朋友的病患,也让朋友觉得免去了不必要的麻烦,何乐而不为呢?还有一件事,一患者因脑血管意外住院,但在住院的同时发现了其腹腔中有大量的积水,虽然经过完善的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腹水的性质,每次引流管把腹腔的水引完后,第二天又会产生很多新的腹水,西药治疗效果确实不尽人意。通过辩证后考虑患者属于水热互结证型,非常适合使用《金匮要略》中的己椒苈黄汤,也就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这四味药,加起来一副药可能就是几块钱,但可惜的是椒目这味药,药房没有,而且去了周边的药店也没有,这也不奇怪,椒目这味药,平时很少又人用,属于中药材中的冷药,医院和外面药房不备也不足为奇了。这时候,我想到自己用的开中药的app上会不会有呢,一看还真又这个药,于是在征得同意后给患者开了5付药,加邮费才花了30多块钱。关键是治疗后确实起效明显,患者当日腹泻10次左右,虽腹泻的这么厉害,但患者并无太多的乏力感,吃饭也不受影响,当时还担心他电解质紊乱,查了下也没有问题,5付药后,患者的腹部引流管不再有腹水流出,后续用中药调整善后调理,好转出院。

但有几种情况,我是极力反对使用相关手机app开机中药处方的,第一:从来没有看过病人,仅凭手机软件交流病情的。第二:一些特殊病人,如体质过度敏感,容易出现药物过敏的;病情危重的;病情极其复杂的;极度挑剔的患者;完全不相信互联网媒介的,就认为只要是网络上的东西都是骗人的等。这类人群,我还是劝各位中医朋友不要没事找事,给自己添堵!其实我今天写这些东西,并不是建议大家去使用这种方式开中药,买中药什么的,更不是想让广大患者朋友去接受这个事物。但在我看来,如果相关中医药app软件是正规、合法的,有严格的筛选临床中医师的流程,且能确保第三方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并有相关法律部门能起到监管、把关。多一种途径来收获中医药治疗带来的益处,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希望 中医文化如蒲公英一般

不嫌弃就长按二维码关注吧

喜欢就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