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京东买书引发的思考
前几天,我听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里面提到一本书《巨人的工具》,我很感兴趣,决定在网上买一本。
我有京东 plus 会员,可以免运费,所以一般买东西,我都会先上京东。
如果京东没有,或者太贵,我才会到淘宝。
在京东搜《巨人的工具》,出现下图:
这本书的价格,在 70 元左右,但自营的书,却是 120,贵了差不多一半。
自营:京东自己采购商品,自己配送。因为配送速度快,所以价格比较高。
根据我平时买书的观察,自营一般会比外部商家贵10块、20块,但这本书价格明显不合理。
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分销,是不是这本书给渠道商分成比较多?
于是我打开京东联盟,找到这本书:
佣金和平时一样,10%。
我还是觉得贵。
于是我打开淘宝,货比三家。
淘宝的价格,和京东的外部商家差不多。
顺便看看淘宝的分销比例:
3.5% ,不高。
这就奇怪了,那为啥京东自营价格会比其他高这么多?
事出反常必有妖。
于是,我点进《巨人的工具》介绍页。
果然,我发现了一个不正常的地方,这本书参加了满 100 减 50活动。
这就好解释了。
电商平台的商品,搞活动是为了促进销量,但商品价格都会调高一点,以防止自己亏太多。
这就清楚了,那就在京东买吧。
我还顺带用了京东的分销链接,也省了 12 块钱。
于是,121 - 50 - 12 = 59。
最后,我用 59 块钱买了这本书。
这个案例,其实并没有省很多钱。
我只是想通过这个,向大家分享一个思考:
遇到反常的事情,要多留意细节,多探索研究,有助于培养商业思维。
总有朋友说,自己想要赚钱,但一口吃不了大胖子,商业思维需要慢慢培养。
类似的事情,如果留心,可以发现很多。
虽然不能让你赚大钱,但通过平时的思考,慢慢的,你会养成思维习惯。
如果多拓展一下,你会发现,这种策略,不止在电商领域有,在知识付费、社群、甚至个人成长,都可以找到类似的场景。
后面我看到有趣的案例,也会继续分享。
昨天的预告,说要写赚钱的文章,但是今天写的时候,发现如果要写好,就会太长,我思考的也不够深入。于是这个话题,我打算拆开,写成一个系列,多篇文章。这样一篇文章写一个小点,既能保证内容质量,也能缓解我日更的压力。
这是日更第5/100 天。
如果你有想交流的话题,可以留言,如果我恰好懂,我会专门为你写一篇文章。
下篇预告:还没想好。
-End-
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一起碰撞,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长按二维码关注,一起成长赚钱。
更多关联阅读
觉得有启发,欢迎转发给朋友,帮忙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