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买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购物指南 > 正文

购物指南

现在开庭|网购平台买到假货,法院判决购物平台担责赔消费者500元

nalinengmaidao2023-10-22购物指南305
极目新闻记者孙婷婷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

通讯员 张婵 高禛

实习生李露

武汉的李先生(化姓)通过某购物平台APP购买一件运动衣,到货后发现衣服与宣传图片不一致,且不是正品,将商家及购物平台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近日,经审理,武汉市洪山区法院判决某购物平台方赔偿李先生损失500元。

2022年10月,李先生浏览某购物平台APP时,收到了该购物平台方发放的30元优惠券,随后在优惠券链接内看到了一件某品牌的长袖产品推荐,标注该件商品价格146元。李先生对该购物平台并无怀疑,直接使用该优惠券,以实际价格109元购买了这件T恤。

李先生收到该产品后却发现,产品上虽标为某品牌,但颜色与网上图片显示不符,他反复咨询商家客服该商品是否是正品,客服人员却闪烁其词,仅回复是自主品牌,并强调自己是该购物平台优选商家。

随后李先生拨打购物平台售后服务电话,但购物平台认为李先生没有提供其认可的第三方鉴定机构的鉴定证明,不能证明商家售假,所以让李先生与商家自行联系,退回货物,返还价款。李先生对该方案不认可,认为商家都默认售假了,应当承担售假责任,支付三倍赔偿。

经多方沟通协商,李先生始终无法与购物平台、商家达成一致赔偿意见。李先生准备就此作罢时,却发现购物平台上的相关产品已被下架,这让李先生感到十分气愤。购物平台现在把产品下架,这不是就是做贼心虚吗?李先生认为。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通讯员供图)

2022年11月,李先生一纸诉状将购物平台告上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认为购物平台的第三方商户售假,要求平台方向李先生赔偿经济损失500元。

此案后开庭审理。法庭上,购物平台认为自己仅是为买卖双方搭建了一个虚拟的交易空间,为入驻平台的商户提供了产品展示的平台,本身并不参与实际买卖双方中任何一方的交易。而且自己已经履行了平台经营者对入驻商家经营主体身份的审核义务,平台方对商家的销售行为,并不明知也无过错。所以,即使产品是假货,也应当是商户承担产品责任,而不是购物平台。

经审理,法院认为,案涉产品以某品牌对外销售,且产品实物上确实印有某品牌的标志,但李先生在收到案涉产品后向卖家求证是否为某品牌正品时,该卖家明确回复是自主品牌,应理解为非某品牌正品,卖家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等信息,并不真实、全面,宣传标语引人误解。所以,第三方商户向李先生销售案涉产品构成欺诈,应向李先生承担相应责任。

今年2月,法院判决某购物平台方赔偿李先生损失500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