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买药又出事!数万人“中招”!公安部:严打假劣药犯罪!购药请选正规渠道!
近年来,受疫情形势影响,网售药品市场爆发,人们为了方便,很多人都习惯选择网上购药,但买的时候是不是有这样的担心:去实体药店买,价格比网购贵;网购吧,又害怕买到假药,加上假药事故频发,那么网购药物到底靠不靠谱?
央视曝光网上正品率不到四成
一些不法分子专门制售慢性病药品
近日,据央视新闻频道报道,在网上假药覆盖的品种有很多种类,既有处方药也有非处方药。记者调查得知,在淘宝上卖药的店铺有数千家,据药监局专家介绍,其中没有一家获得了国家的审批。而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药店两个字,出现的网络药店数量也远远超过获得国家审批的129家网络药店的数量。这些网上售药乱象可谓触目惊心,而种种这些违规行为,大多绕不开一个枢纽环节:网络销售平台。
1500元一瓶,包治百病?
涉案5000万余元!
一特大制售假药案被查
包治百病的能量水竟是普通山泉水,售价上千元的特效药成本几乎为零。6月12日,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公安局破获了一起特大生产销售假药案,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
2022年10月,江北公安接到辖区居民报警,怀疑其父亲上当受骗。
原来,一销售人员向老人推荐了一款能量水,该销售宣称产品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对老年患者和重症患者疗效更佳,售价1500元一瓶。老人自身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对此药效深信不疑,先后从该销售处购买了15万元的产品。
查获的部分产品
江北公安民警经调查发现,该产品名为粒子能细胞康复液,产品包装简陋,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及质量合格证等标识,属典型的三无产品,后经专业鉴定机构鉴定,认定为假药。
江北公安迅速成立专案组,对案件展开进一步深挖。经半年的侦查,一伙以黄某为首的生产、销售假药团伙浮出水面。
犯罪嫌疑人指认现场
2023年4月6日0时,宁波市、江北区两级公安部门协同作战,组织60余名警力,在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云浮市等三市七县(市、区)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先后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人,捣毁生产基地1处,仓储窝点5处,查封生产流水线1条,设备10余台,查扣粒子能细胞康复液共计1000余箱、2万余瓶,涉案金额达5000余万元。
经查,2002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黄某某伙同他人,在广东云浮罗定成立公司,在细寨村建立生产基地,通过抽取地下水资源,进行简单的蒸馏消毒,大批量制造没有药效的普通蒸馏水,包装成所谓包治百病的粒子能细胞康复液,通过网络平台和线下等形式,高价销售给老年人及重症患者,受害者涉及多个省份。
目前,犯罪嫌疑人黄某某、邹某某等11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寻医问药应去正规医疗机构,切莫病急乱投医,轻信所谓的特效药。如发现有人制售假药,请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象山查获一起网络销售假药案
涉案金额达700余万元
祖传秘方药到病除特效药等字眼,频频吸引着大家的注意,但特效药真的灵验吗?
近期,浙江省象山县查获了一起网络销售假药案,发现每瓶售价280元的痛风特效药,成本仅需0.8至1.2元,并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捣毁存储窝点6个,涉案金额达700余万元。
事情还要从去年5月,象山一市民匿名举报陈某疑似在朋友圈销售假药开始说起。
接到举报后,象山县市场监管局立即展开核实。但核查时,当事人陈某已搬离暂住地,该线索一度中断。半年来,该局不断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多次排查,直到2021年9月,该局终于在陈某微信朋友圈动态内,发现其再次通过朋友圈发布大量痛风药、特效哮喘灵等药品广告。
经宁波市药品检验所检验,陈某销售的产品内检出吡罗昔康、地塞米松等药品成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认定陈某销售的药品为假药。因销售假药的行为已涉嫌构成犯罪,该局遂将案件移送至公安机关处理。
象山县公安局接到移送线索后,经过几个月的核查研判,成功锁定以周某为首的涉及浙江、云南等省市且涵盖产、供、运、存、销全链条的犯罪团伙。
该团伙通过陈某等遍及浙江、云南、广东等全国各地的近2000名代理人员,用微信朋友圈发放广告等营销方式进行宣传并销售。共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收缴假药新版痛风特效药10万余颗,捣毁存储窝点6个,涉案金额达700余万元。
北京名医卖假药到全国各地
被判罚1700余万
近日,最高检发布了一批检察机关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该案就是其中一起。
2019年初,邹某甲、邹某乙兄弟二人做起了发财梦,他们从网上购买了成分不明的粉末装入胶囊,制成药剂,再进行药品包装,冒充清肤消痒胶囊百草血糖康胶囊脉管舒灵胶囊等不同种类的药品。
为了打开销路,两人又摇身一变成了著名医院的医生,进行电话接诊。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事先准备好不同说辞,很快就开始以专家身份在网上解答病情并推销假药。
对接收的订单,邹某甲负责包装快递,发快递,邹某乙负责建立账户收款。网络销售假药范围辐射到全国各地。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检察院接到案件后,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第一时间移送公益诉讼线索。接下来的侦查取证过程中,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协同配合,全面调取电脑账单、微信记录、银行流水等证据,最终确认——两人生产销售的42种药品均为假药,销售假药3860人次,销售金额达581万多元!
网购药物靠谱么?请警惕假药!
一般来说,同一款药品,网上的价格会比实体药店便宜一些,加上年后各地疫情反复,很多人开始选择网上购药,既方便又实惠。那么,网上购药到底靠不靠谱呢?网购药的确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些网店不仅可能销售假药、拆封药、过期药、禁售药品,还存在电子处方不真实、不规范等现象。
据新闻报道,高先生网购了一款固龈液,没想到原本牙齿松动和牙痛的情况没有改善,其他原本无事的牙齿也开始牙根疼,嘴里还长了溃疡。高先生联系该药生产商后得知,该生产商根本就没有授权该网店售卖这款药品。
上海市铁路运输检察院此前也通报了一起网络售卖假药案:几百盒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检测结果却是,不含任何有效的药物成分。
网购药遇李鬼并非个案,在某投诉平台上,消费者关于网购到假药、拆封药、过期药的投诉超过500条。
最高法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1年,全国法院共审结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生产、销售、提供劣药罪以及妨害药品管理罪一审刑事案件2.7万余件。
如何辨别网上卖的药品是真是假?
既然网购药物存在风险,我们是不是就完全不能网购药品了呢?
当然不是,我们可以选择大型网购平台、官网或旗舰店,同时还可通过二看一扫,避免买到不合格的药品。
下单之前看这两个信息:
网上药店的资质
一般来说,网上卖药需要具备两本证:一本是《药品经营许可证》;一本是《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政策比较宽松,具备《药品经营许可证》即可。
证件示例(点击图片可放大)
有证件的店能确保它是正规合法、有资质销售药品的店铺。
以某宝为例,药品页面都会显示药监核准资质,点击后输入验证码即可查看该商店的证照信息。
药品的批准文号
每个药品都会有一个批准文号,这个号就像是药品的身份证一样。
下单前,我们可以查看药品介绍的详情页,重点看该药品的批准文号↓↓↓
正规药品的批准文号都是经过国家备案的,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输入批准文号,正规药品都能显示相关详细信息,如果查不出数据则说明该药品可能存在问题,最好不要买。
输入批准文号后能查到具体信息↑
输入批准文号后查不到具体信息↑
收到药品后,可以先看一下包装上是否有药品追溯码,如果有追溯码的话,扫一扫就可以查询该药品的来源流通信息,进一步判断药品的真假。
追溯码示例↑↑↑
网上购药还需注意的问题
药品毕竟不是普通生活用品,除了仔细核对上述信息,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收到药品后,及时验收
第一时间查看药品外观有没有破损;核对产品信息,是否与购买的药品一致;查看药品生产日期、保质期。
2、保存好购药发票
网购药品是不享受7天无理由退货的,所以一定要保存好购药发票,一旦发现药品有问题,及时联系客服解决,确定是假药可以拨打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进行举报。
3、长期慢病患者不可盲目网购药物
长期慢病患者一般都需要定期复查,不建议自己网购药囤着,长期服用。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在医生建议下购药、服药。
4、购买处方药时注意流程的完整性
处方类药品要遵医嘱,防止过量用药。网购处方药会有医生询问具体情况,再开处方,最后还需要药师审方,这样才是完整购买处方药流程。
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销售假劣药犯罪
去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昆仑2022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犯罪,共侦破刑事案件8.4万余起,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服务了高质量发展。
据央视网通报,2022年1月至5月,全国公安机关共侦破制售假药劣药等涉药品犯罪案件1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00余名。
如上海市公安机关侦破一起针对青少年患者的制售假生长激素案,现场查获各类假生长激素6000余瓶,彻底斩断了一个利用互联网售卖假药的犯罪链条;
广东广州市公安机关侦破一起制售假药案,查获与国家标准成分不符的假安宫牛黄丸1万余颗,涉案金额2亿余元;
山东济南市公安机关侦破一起针对老年人的制售假药案,犯罪嫌疑人以普通食材为原料,生产号称治疗癌症、尿毒症、脑梗等疾病的自制秘方药4000余公斤;
四川德阳市公安机关侦破一起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的制售假药案件,打掉了一个假冒医学专家高价推销假药的犯罪团伙。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患者,购买药品请到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正规药店,认准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切勿迷信个人兜售的所谓祖传秘方,也不要轻信网上非正规渠道销售的所谓特效药,防止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