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量又降价,现在买车合适吗?
"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这首《浪淘沙 · 其八》,说的是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如今这车市,就像刘禹锡先生所揭示的,已经到了 " 浮沙吹尽 ",可以淘到 " 闪闪发光的黄金 " 时刻了。
Part 1 途昂 X 降到 23 万
话说前日,小编一杭州的朋友打来电话,声音里含着惊喜:现在车子的价格没想到那么便宜!
她现有是一款 10 年前的马自达 6,前些日子不小心撞了某村里的一根电线杆,本想修修再用,没想到保险公司的人检查了一番,倒客气:你这车,修不如废!报废吧!
于是她开始探索车市。本想考虑新能源的她,没想到车市里给她的尽是惊喜。
" 奔驰 GLC 加长版 40 出头,宝马 X3 40 不到,奥迪 Q5L 还要少一些;凯美瑞、雅阁、帕萨特,一个比一个便宜,像卖白菜一样。跟销售员多聊一会,就能多少 1 千;再找老总要要价,就发现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昔日不怎么懂车的她,说起这行情来,竟如数家珍一般。
最后落入她觉得值得和老公好好考虑一下 " 袋子 " 里的车型,是上汽大众的途昂 X。
" 这个车看上去高大威猛,比奥迪 Q5L 都大好多,后排空间更喜人,我坐进去感觉自己人都没有了,腿前面还可以放张小桌板写稿子。造型也很帅啊,不像 SUV,销售员跟我说了才知道这是 " 溜背型 " 跨界轿跑 SUV。前面的大灯和后排的尾灯,贯穿式的,很漂亮,LOGO 也会亮,跟电车的造型差不多了。还有很好的智能驾驶呢。" 朋友还是忘不了写稿子这件事,没有办法,谁让我们都是传统纸媒出身,爬格子的命呢?
" 最喜人的是价格。我看中的这款车,之前 35 万多,前不久刚刚加了配置,同时官方宣布降价 2 万多,也就是现在标价 33 万多,我本来以为降不了多少了。没想到,最后销售给我的价格,加上置换补贴,只需要 28 万多,和官降之前比,整整便宜了 7 万,相当于少了 20% 的价格。"
Part 2 加量官降 + 暗降成常态
朋友买什么车,其实还不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我感兴趣的,是一众汽车厂家们在当下这个竞争最残酷的时代 " 自救 " 的方式。
有句英语谚语说得好,叫做 "God dont save those who don ’ t save themselves", 翻译过来,叫做 " 上帝不救不自救之人 " ——自己不救自己,要人家救你?没道理沙。
厂家 " 自救 " 的模式,在我印象里,至少经历过这么一些阶段。
2010 年前后的中国车市,洋品牌该合资的基本都合资了,竞争虽然不是很充分,但弱势的品牌,销售上也不占优势,但他们又不肯降价,因为明摆着还是卖方市场,降价就是把自己的利润让出去。
这样的品牌,那时候主要的竞争方式,就是趁 " 年度改款 " 或者 " 换代上市 " 的时候,增加车上配置,丰富车型选择,而价格基本不变(有些时候把入门级的车型价格拉低,但这种丐版车型,基本是用来吸聚眼光用的,对于厂家的利润无损)。
这样一种竞争方式,那时候叫做 " 加量 + 不加价 "。
2017 年前后,车市竞争日趋激烈,特斯拉影响力渐增,电车品牌鱼贯浮出水面。中国的车市,在那个时候逐渐达到销量顶峰。而车企间的竞争,也出现了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般的惨烈。厂家一方面不断增加车型投放,扩大消费者的可选择权;另一方面,则在具体的车型上,做加法的同时,还想方设法简本增效,降低售价。
这种模式,我们姑且称之为 " 加量 + 官降 "。
如今,上汽大众这种销售模式,我想,也许可以总结为 " 加量 + 官降 + 暗降 "。
这种模式当下事实上颇为流行。小编自己尝试着给几家刚刚 " 加量 + 官降 " 的车型展厅打过电话,他们的语气都是 " 你过来,一切都好说 "。再去现场,发现他们除了车价可以进一步谈判,甚至如果你愿意分期付款,他们还有更大的让利空间——也许,银行和他们合作,还有不少的贷款利润返还。
(网络上,加量还降价的新闻不少)
但这种模式似乎也没有广为人知。搜索网络,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报道,还停留在 " 加量还降价 " 的阶段。
为什么一众媒体们没有报道 " 加量 + 官降 + 暗降 "?
一方面,也许大部分媒体太专注于眼下眼花缭乱的新车上市等信息;
另一方面,小编认为这是厂家给自己留的后路:官降就先到这个层面了,看看其他竞对的动作再说,毕竟今年车市的价格战,何时是个头,残酷到何种程度,还是个未知数,得保留进一步降价的 " 权利 ",所以暗降,就不放到桌面上来,也没必要周知各路媒体了。
Part 3 购买燃油车最好的时机已到来
" 加量 + 官降 + 暗降 " 模式的到来,意味着当下 " 购买汽车尤其是燃油车最好的时机 " 已经到来。
首先,2023 年是路人皆知的 " 油车、电车 " 竞争的分水年。趁现在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还健在,还能对传统油车企业保持压迫,油车的价格,事实上已经非常实惠——如果你有机会跟那些销售聊个天,听到的都是 " 卖一个亏几万 " 的哭声,就差听到 " 呻吟声 " 了。
大胆猜想,如果某些电车企业撑不过今年,明年对油车的压迫值自然就要低很多,油车的价格回弹,也不一定。
毕竟,当年滴滴杀掉了 Uber,网约车打的费转头上涨的事,我们大家都是经历过的。
另外,残酷的竞争面前,油车企业也不敢再保守,压箱底的东西基本上都拿出来,能买到的,是更有性价比的东西了。
拿我那朋友想买的途昂 X 来说,这车 9 月初才上的 2024 款。这辆比途锐和 Q5L 轴距都要长的大车,比之前的 2023 款,官降 2 万。但车子已经摒弃低功率的 2.0T 发动机,全系升级为高功率 220 马力版本。其他方面,亦有很多升级。
外形,前有大众为人所津津乐道的 I.Q Light 灵眸矩阵,车灯如明眸皓齿善睐,能高低调节左右转动;进气格栅和前后 LOGO 能发光。车尾更有一道贯穿式尾灯,夜间效果非常突出,不输目前任何一款电车。
车内,途昂 X 配有 12 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和 10.25 英寸全液晶仪表,支持 carplay、carlife、4G 网络等多种常用功能,并且升级了科大讯飞语音系统,能语音操作导航、听歌、调温度、开座椅加热。此外,新车在中控区域加入了 X-ray 镭射光束式透光饰条,并带有途昂 X 的英文标识,配合 30 色车内氛围灯(入门级车型为单色氛围灯),看起来很有档次感。跟保时捷同款的拨片式电子换挡,集成 Autohold、电子手刹功能和车辆熄火即自动挂入 P 挡等功能,和很多豪车同步,既有面子又好用。
这款途昂 X 的智能驾驶,也达到了市面上大部分豪华车型一样的 L2 级别。其采用的 MQB EVO 数字智能架构平台是目前大众最为先进的平台,传输速度由 500K 提升为 2M,采用摄像头和雷达融合双重计算,让自动驾驶辅助更智能安全,ACC 自适应巡航速度区间提升至 0-210Km/h;堵车时,途昂 X 可以做到 60 秒内自动跟起、70 米超长变道辅助。
更有性价比的地方是,如果你有 35 万的预算,完全可以考虑途昂 X 530V6 四驱尊崇旗舰版。这款车别的不说,光是那款能发出 500 牛 · 米峰值扭矩和 299 最大马力的 V6 发动机,就值得 " 冲 "。毕竟,快要告别燃油车的时代,V6 是买一台少一台了,说不定具有不错的收藏价值。现下买了,不光还可以充分体验 V6 发动机带来的平顺、安静,而且可以实现年少时的梦啊,那时候,谁开 V6,谁就是大哥大啊!
作为一个所谓的业内人士,我觉得我这位朋友选车的眼光也还不错,毕竟,她的老公是公务员,买奔宝奥太过张扬,买辆性能不输 Q5L,配置远胜 Q5L 而价格又非常实惠的途昂 X,是个不错的选择。数据上也说明了这点,7 月份,途昂一共卖出 4628 辆,超过它的合资品牌只有宝马 X5,名列中大型 SUV 排行榜第 5。
Part 4 如有换车计划,可以提前做个功课了
年底将近,现在是各大车企全力冲量的关键时刻。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家,加入 " 加量 + 官降 + 暗降 " 的战团中来!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竞争越充分,我们作为消费者得利就越多。这正是小编一直不赞成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快速沉沦甚至消亡的主要原因。
小编曾于 8 月初发布小作文《合资车企被迫着发出了最后的吼声》,建议买车的各位,再等等,等到金九银十再出手。因为这个时间段,将是各大厂家拼刺刀最白里见红的日子。
如今,这个时间点已经到来,浮沙淘尽,真金已现。个人建议,如果你真的想买车,尤其是燃油车,现在是个绝佳的机会。
带上你的卡,你的嘴巴,奔到展厅,张大口,要优惠吧!
记得,11 月后,如果厂家看到促销也没效果抑或完成了肩头任务,优惠幅度很可能收窄直至停止。